1813年10月12日-俄罗斯-伊朗1804-1813年战争的胜利,双方达成了《古利斯坦和约》阿塞拜疆自此被分割为两部分。
根据1823年统计卡拉巴赫地区大约有2万个家庭,其中1500个家庭在军队里。
从1826年-1828年—在俄罗斯-伊朗战争期间,在捕获了伊列瓦纳(现埃里温)军队??涅尔塞斯×阿什塔拉克茨准备了撤军至阿塞拜疆的计划。阿×斯×格里博耶多夫在这次撤军计划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1928年2月10日—-根据俄罗斯与伊朗战争最终订立的《土库曼恰和约》9项规定,沙俄军队从伊朗撤退至伊列瓦纳(现埃里温),卡拉巴赫和纳希切万地区。
1828年3月21日—在订立《土库曼恰和约》之后,俄罗斯帝王尼古拉一世,在1828年3月21日下令,伊列瓦纳(现埃里温),纳希切万汗国的领土属于亚美尼亚管辖,那是在伊列瓦纳(现埃里温),纳希切万汗国居住着7331个阿塞拜疆人和2369个亚美尼亚人。
从1828-1829年—-根据1828-1829年的历史记载,在高加索地区有四万伊朗军队和九万土耳其军队驻扎在该地区,他们主要驻扎在伊列瓦纳(现埃里温),卡拉巴赫和纳希切万地区。与此同时,在他们持续的军事对抗中毁坏了很多阿塞拜疆人的近百个村庄,几千人被杀,人们被迫流离失所。
在1832年,在卡拉巴赫地区的阿塞拜疆人占64.8%,而亚美尼亚人占34.8%。
在19世纪80年代,在阿塞拜疆舒沙县阿塞拜疆民族人口占41.5%,而亚美尼亚人口占58.2%。根据俄罗斯在1897年的人口数据,那是阿塞拜疆舒沙县的阿塞拜疆人占45%,而亚美尼亚人占53%,而在1917年,阿塞拜疆人占40.2%,而亚美尼亚人占52.3%。那时,伊列瓦纳(现埃里温)省的人口数量在高加索地区仅次于巴库和埃里扎维特波里(现占贾市)排在第三位。
在1897年,根据俄罗斯帝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,在伊列瓦纳(现埃里温)省居住着313178阿塞拜疆人。
1905-1907—–1905-1907年期间利用在俄罗斯进行革命的机会,亚美尼亚进行了一系列民族大屠杀,驱赶了大批居住在舒沙,赞戈祖尔,伊列瓦纳(现埃里温),纳希切万,奥尔杜巴德,埃奇米阿吉,扎瓦西列和卡扎地区的的阿塞拜疆人至巴库。从1905-1906年间,亚美尼亚人摧毁了在伊列瓦纳(现埃里温)和占贾地区的200多个阿塞拜疆村庄和75个舒沙,扎布拉伊,赞戈祖尔地区的村庄。
1916年—-依据1916年统计数据,在伊列瓦纳(现埃里温)省5个县的人口数量,比1831年增加了40倍,从当时的14300人增加至570000人,但是,那一个时期,该地区的阿塞拜疆人口数量仅仅增加了4.6倍,达到了246600人。如果在1886-1897年,人口绝对增长至40000人,那么从1905-1916年,这个数据是17000人,尽管在1905年人口是61000人。人口数量应该是多于1886年的数据。
在1923年,形成了纳戈尔诺-卡拉巴赫自治区的时候,具有历史不公正的地方,人为的彼此分离了纳戈尔诺和卡拉巴赫不可分割的部分,为亚美尼亚人口合并创造了条件,给阿塞拜疆人口的分布状况带来了很大的损失。
1946-1947年—-在1941-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很多移居海外的亚美尼亚人返回了亚美尼亚。这样仅在1946年,他们从叙利亚,希腊,黎巴嫩,伊朗,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回归了50900人,而在1947年从巴勒斯坦,叙利亚,法国,美国,希腊,埃及,伊拉克和黎巴嫩回归了35400人。
1948年—在1948年从叙利亚,黎巴嫩,法国,美国,埃及,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又返回了10000亚美尼亚人。
1978年—-在1978年亚美尼亚人在庆祝自己被安置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150周年,这个事件的荣誉在玛拉戈什-阿格达尔地区玛拉戈什-列宁纳万村竖立着纪念碑。